印刷机械的发展与印刷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。
北宋庆历年间(1041—1048年)毕舁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技术,比德国谷腾堡的活字早四百多年。既继承了雕版印刷的优点,又开创了新的印刷技术。传到西方后,受到使用字母文字国家的欢迎,并不断改进,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占统治地位的印刷方式。
初期的活字印刷技术是预先制成单个活字,然后按照付印的稿件,捡出所需要的字,排成一版印刷。采用活字印刷,一书印完之后,版可拆散,单字仍可再用来排其他的书版,这种技术直到现在也是世界上生产书籍、报纸、杂志的技术之一。
括字技术产生的时期,正是雕版印刷的繁荣昌盛期,发展缓慢。到元代,农学家王祯看到这一新技术的力量,并对活字、字盘进行了改进,字盘为圆盘状,分为若干格,活字选用木活字,字模依韵排列在格内。下有立轴支承,立轴固定在底座上。排版时两人合作,一人读稿,一人则转动字盘,方便地取出所需要的字模排人版内。印刷完毕后,将字模逐个还原在格内。
在西方,1439年德国的谷腾堡制作了木制凸版印刷机,这种垂直螺旋式手扳印刷机虽然结构简单,但却沿用了300年之久。1812年,德国的柯尼希制成第一台圆压平凸版印刷机;1855年,法国人稽录脱氏(M.Gllot)用照相术制作锌版,发明了平版照相金属锌版。1882年,德国人糜生自克(Meisenbach)发明照相网目版,使照相制版术可以制作带有浓淡层次的图画,将照相制版术乃至包括平、凸、凹印在内的整个印刷术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。后来先后出现了六色轮转印刷机、胶版印刷机,软凸版印刷、孔版印刷、静电印刷、喷墨印刷等得到发展。
|